中国电池新国标认证全景解析:2025年新规实施与企业合规指南
                    编辑:储能检测 文章分类:技术资讯 发布时间:2025-11-04 浏览量:8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中国对各类电池产品的安全监管日益完善。近期,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电池新产品国家标准和认证要求,涵盖移动电源、电动自行车电池和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等关键领域。据统计,2025 年新实施的电池标准和认证规则将影响超过 80% 的电池制造企业,对产品设计、生产流程和市场准入产生深远影响。
 
一、移动电源及锂离子电池新规认证
1. 新规概述
国家认监委 2025 年第 15 号公告发布的《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、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(试行)》(CNCA-C09-02:2025)已于 2025 年 8 月 15 日正式实施,取代了原《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》(CNCA-C09-01:2023),标志着移动电源和锂离子电池的 CCC 认证管理进入新阶段。
2. 主要变化要点
认证模式调整:
	- 统一改为 "型式试验 + 初始工厂检查 + 获证后监督" 三位一体模式
 
抽样方式变革:
	- 取消企业自主送样,改为认证机构或实验室从生产现场随机抽样
 
	- 要求生产线末端或成品仓库抽样基数≥300 台时,随机抽取 3-5 台样品
 
	- 某企业因量产电池与送检样品内阻偏差达 8% 导致认证失败,凸显一致性重要性
 
过程管控强化:
	- 要求抽样与测试环节必须同步进行完整视频记录,样品试验后需妥善保存备查
 
	- 明确关键工序监控要求,如充放电测试、焊接工艺的过程记录
 
工厂检查升级:
	- 增加对生产企业关键工序的明确要求,检查范围覆盖 "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的每一个关键环节"
 
	- 获证后监督频次根据企业分类确定:A 类企业一年 1 次,其他类别企业频次更高
 
3. 过渡期安排
	- 已颁发的有效 CCC 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,采取 "到期换证、产品变更、标准换版" 等自然过渡方式
 
	- 对于已获证产品,认证机构将在年度监督检查中确认是否符合新规则要求
	  
二、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新规认证
1. 实施时间节点
	-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: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、充电器必须经过 CCC 认证并标注 CCC 标志后,方可出厂、销售、进口或在经营活动中使用
 
	- 2025 年 12 月 1 日起:不符合新国标要求、未取得 CCC 认证的电动自行车禁止销售
 
	- 2025 年 9 月 1 日: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(GB 17761-2024)新国标已正式实施,电动自行车整车需符合新要求并取得 CCC 认证
 
2. 新旧标准过渡
	- 各电动自行车指定认证机构对依据旧版本标准出具的有效 CCC 认证证书,将于 2025 年 12 月 1 日全部予以注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
 
	- 电动自行车整车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、充电器需要独立认证,不存在捆绑关系
 
3. 新技术要求
整车质量调整:
	- 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,整车质量上限由 55kg调整为 63kg
 
	- 使用其他类型蓄电池(主要指锂电池)的电动自行车,整车质量仍需≤55kg
 
防火阻燃强化:
	- 电动自行车塑料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 5.5%,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
 
防篡改设计升级:
	
		
			| 部件 | 
			主要防篡改要求 | 
		
	
	
		
			| 电池组 | 
			不应预留扩展车载电池接口或线路;具有充电和放电互认协同功能,确保电池组与充电器匹配后才能充电、与整车匹配后才能骑行 | 
		
		
			| 控制器 | 
			不应通过剪线、跳线修改功能;不兼容多种输入电压模式;具有过压锁定功能;限流装置不留后门;禁止通过解码器、物联网技术改装 | 
		
		
			| 限速器 | 
			限速功能不可解除,确保最高车速不超过 25km/h | 
		
	
标识与编码:
	- 明确 "一车一池一充一码" 及互认协同要求,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溯源
	  
三、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国标
1. 实施时间
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(GB38031-2025)于 2025 年 3 月 28 日发布,将于2026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,对不同车型设有差异化过渡期:
	- 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:2026 年 7 月 1 日起执行
 
	- 已获型式批准的车型:2027 年 7 月 1 日起执行
 
2. 主要技术更新
热扩散测试升级:
	- 从 "着火、爆炸前 5 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"提升为 "不起火、不爆炸(仍需报警),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"
 
	- 这一变化被业内称为 "史上最严" 安全要求,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风险
 
底部撞击测试新增:
	- 模拟飞石、地面障碍物等异物从车辆下方撞击场景,使用 30mm 直径撞击头向电池包底部施加150J 能量的垂直向上撞击
 
	- 要求测试后电池包不起火、不爆炸、不泄漏、不破裂,并满足绝缘电阻要求
 
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新增:
	- 针对能在 15 分钟内将电池从 20% 充至 80% 的超快充技术,要求完成300 次快充循环(SOC 区间 20%-80%)后,仍能通过外部短路测试
 
	- 测试后必须达到不起火、不爆炸的安全标准,确保高频快充使用场景下的安全性
 
四、电池新国标认证流程指南
1. 认证准备材料清单
	
		
			| 材料类别 | 
			具体内容 | 
		
	
	
		
			| 基本资质 | 
			营业执照、组织机构代码证、税务登记证(三证合一提供营业执照即可) | 
		
		
			| 技术文件 | 
			产品规格书、电路图、结构图、BOM 表、关键元器件清单、产品说明书 | 
		
		
			| 生产资料 | 
			生产工艺流程说明、厂区平面图、生产设备清单、质量控制文件 | 
		
		
			| 认证申请 | 
			产品差异表(与同类产品区别)、单元划分说明、认证申请书 | 
		
		
			| 样品要求 | 
			与量产产品一致的样品(移动电源一般需 3-5 台,电池组根据规格要求) | 
		
	
2. 认证基本流程详解
Step 1:申请受理
	- 向国家认监委指定认证机构(如 CQC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)提交申请
 
	- 认证机构受理后发出通知,要求企业提交完整技术文件
 
Step 2:型式试验(关键变化点)
	- 移动电源和锂离子电池:认证机构在生产现场随机抽样,而非企业送样
 
	- 样品数量:一般为 3-5 台,抽样基数≥300 台
 
	- 测试项目:依据对应标准(GB 4943.1、GB 31241 等)进行安全、性能和 EMC 测试
 
	- 测试通过后,实验室出具型式试验报告
 
Step 3:初始工厂检查
	- 认证机构对生产工厂进行现场审查,重点关注:
	
		- 电芯分选工序:是否使用容量测试仪对每颗电芯筛选(误差≤±2mAh)
 
		- 关键工艺控制:焊接、装配、测试等工序的记录和监控
 
		- 质量保证体系:来料检验、过程控制、成品检验等环节
 
	
	 
	- 检查范围覆盖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完整生产链
 
Step 4:证书颁发
	- 测试和工厂检查均通过后,认证机构颁发 CCC 证书,有效期 5 年
 
	- 产品需加贴 CCC 标志方可出厂销售,特殊情况(如受体积限制的锂离子电池)允许变形认证标志
 
Step 5:获证后监督
	- 认证机构定期(一般为每年 1 次)对工厂进行监督检查
 
	- 检查内容:产品一致性、质量保证能力、生产现场抽样检测
 
	- A 类企业(质量信誉良好)一年 1 次,其他类别企业频次增加
	  
五、企业应对策略与合规建议
1. 时间规划表
	
		
			| 时间节点 | 
			行动事项 | 
		
	
	
		
			| 新规已执行 | 
			电动自行车电池和充电器企业必须完成 CCC 认证申请和测试才能进行销售 | 
		
		
			| 2025 年 11 月 1 日前 | 
			确保电动自行车电池和充电器已获得 CCC 认证并加贴标志 | 
		
		
			| 2025 年 12 月 1 日前 | 
			清理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库存 | 
		
		
			| 2026 年 6 月前 | 
			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企业完成 GB38031-2025 标准适配和测试 | 
		
		
			| 长期(持续) | 
			建立产品一致性管控机制,确保量产与认证样品相符 | 
		
	
2. 重点行动建议
产品设计阶段:
	- 提前对标新国标要求,特别是热管理、防篡改和安全保护设计
 
	- 电动自行车电池设计应满足 "一车一池一充一码" 互认协同要求
 
	-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设计需考虑热扩散、底部撞击和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
 
生产管理优化:
	- 建立关键工序监控系统,对充放电测试、焊接等工艺进行全程记录
 
	- 加强电芯分选和一致性管控,误差控制在 ±2mAh 范围内
 
	- 实施批次管理,确保产品可追溯性
 
认证准备要点:
	- 选择具备电池产品认证资质的权威机构(如 CQC)合作
 
	- 准备完整的技术文件和生产管理资料,特别关注工艺流程图和质量控制文件
 
	- 确保生产现场样品充足,满足认证机构随机抽样要求(≥300 台基数)
 
	- 提前进行工厂内部审核,确保符合新国标工厂检查要求
	  
3.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Q1:移动电源和锂离子电池 CCC 认证抽样方式变化,企业如何应对?
	- A: 确保生产线和成品仓库随时有足够的合格样品(建议≥500 台),建立样品管理制度,保证抽样时能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
 
Q2:电动自行车电池与整车需独立认证,对企业有何影响?
	- A: 需要分别准备电池和整车的认证材料,安排独立测试和工厂检查,增加一定成本,但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
 
Q3: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新国标要求 "不起火、不爆炸",企业技术如何升级?
	- A: 加强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,优化电池包结构强度,采用更安全的电芯材料和 BMS 保护策略,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
	  
六、总结与行动呼吁
电池新国标认证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电池行业进入更加规范、安全的发展新阶段。对企业而言,及时适应新规不仅是产品合规上市的必要条件,更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契机。据行业调研,提前布局并通过新国标认证的企业,产品溢价能力提升 15-20%,市场认可度显著提高。
建议各电池生产企业立即行动:
	- 组建专门团队,全面梳理产品线与新国标要求的差距
 
	- 制定详细的认证计划,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
 
	- 加强与专业认证机构合作,确保认证过程顺利进行
 
	- 将新国标要求融入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体系,建立长效合规机制
 
面对电池产业的变革浪潮,唯有顺应趋势、主动合规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市场份额。如需了解更多电池新国标认证的具体要求,欢迎联系我们获取专业的技术支持和一站式认证解决方案。
				标签:				  电动车充电器3C认证				  电动车电池3C认证				  移动电源CCC认证				  电池检测认证				  电池3C认证